新托福考试是迄今为止最能体现交际语言教学(CLT一eom munieativeLanguageTeaching)理念的考试之一,而听力考试作为新托福考试的龙头和基础,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以考查实际交际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设计指导思想。
1. 听力考试是新托福考试的龙头和基础
众所周知,任何内容和形式都是以需要为前提的。新托福听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需求与新托福考试设计的总体需求息息相关。新托福要彻底改变旧托福达标者落地北美校园后口语和写作交际技能几乎从零开始的被动局面、大幅度提高口语和写作交际能力,就必须从改革听力这个龙头考试开始。因为,从语言技能(1朋gua邵ski ns)上划分,口语和写作能力是能产性技能(produetive skills),属于语言输出机制(lan-即峪e o utputdeviee),听力和阅读是接受性技能(reeeptiveskills),属于语言输人机制(langua邵inputdeviee)。语言输人机制是语言输出机制的必然前提和基础。当然,语言输出机制也反过来对语言输人机制提出需求、并强化语言输人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听力不仅与口语有对应关系,而且与写作也有对应关系。只不过前者属近缘的对应(听与说的不可分性),后者属远缘的对应。这就是为什么新托福考试设计了所谓综合口语(1nt egratedSpeaking) 即先听后说和先读后说考试形式,以及综合写作(Int egrated Writing)即先听后写和先读后写考试形式的原因。
从具体的内容和形式上讲,现有的听力考试形式和内容不仅涉及了听力考试本身还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口语考试和写作考试的关键。听力考试的语料在相当程度上重复用于口语和写作考试。这就大大凸显了听力考试的龙头地位。
2. 文化浸润的概念和原理
那么,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听力考试的复习效果,从而最终提高考试成绩呢?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鱼水相亲的关系。因此,学好一门语言,提高这门语言的实际交际能力,必须从深人了解和发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人手。
这里的一个关键的理念是语言的浸润(languagesubme卜、ion)和文化的浸润(eulturesubmersio n)。就两者的关系而言,语言的浸润是形式的浸润,而文化的浸润才是精神实质的浸润。
具体到新托福考试,要提高听力成绩,仅仅研究历年的曝光题、建立所谓全真题和模拟题题库,力图研究题型和出题规律,大面积、高强度的听读,记忆语言表达法和单词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充其量只能达成语言的浸润。
新托福的听力理解内容与其发生的社会大环境和小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这里所说的社会大环境就是北美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化、历史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一整套价值体系,这也可以理解为宏观的文化(m acroculture)。对北美宏观文化的理解不仅需要浸润,更需要系统的、长期的学习。学习的内容,大致与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所开设的《英语国家概况》或《英美文化基础》的内容相吻合,只不过更应侧重北美、美国方面。应当说对宏观文化所涉及的内容的学习,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切身浸润(physiealsubmersio n)的不足。
新托福听力理解内容的社会小环境,就是指听力内容发生的场景、氛围以及人物的价值判断。这似乎可以理解为微观的文化(mi croculture)o对微观文化的浸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切身的浸润和感受。后者对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海外经历(O. E.一Overseas ExPeri即ce)的中国新托福考生的确是一个难题。好在大家都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彼此的优势和劣势都是类似的。
笔者认为弥补文化浸润缺失,特别是微观文化浸润缺失的惟一办法是间接的体验,即通过本民族文化的体验来比较、分析和揣度其他民族文化的具体内涵,这就是文化比较研究。具体到新托福听力考试,就是北美大学校园文化与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的比较研究
3. 中美校园文化比较
新托福听力考试的语料内容是全部采自大学校园实景的真实语料(aut henticco rP0ra)。这里所说的校园实景是广义的概念,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时间是不定的;地点是大学教室、讲堂、教授的办公室、图书馆、自习室、自助餐厅、学生宿舍;人物是大学的教职员及学生;事件无非是讲课、研讨、复习功课和闲聊。
以下仅就美中校园文化的几个方面做一个蜻蜓点水般的简单比较,意在抛砖引玉,给广大考生引路,树立一个概念,阐明一个方法,以便广大中国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应对新托福听力考试,落地北美校园后能够如鱼得水。
3.1 日常褚趁和考咬 美国学生所谈论的日常话题与我们中国学生有很大的差异。美国学生多谈论自己身边的事,如家庭成员、社区活动、社交活动、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篮球、橄榄球fothal、棒球baseb al )、自己的朋友(含特殊意义的男朋友和女朋友)、周围发生的事件,等等。总之,美国学生思考的问题和话题比较务实。中国学生思考的问题和话题虽然也涉及实际生活,但总的来说比较务虚,如:国内外大事、理想、人生、未来,等等。应当指出的是中西文化的趋同(co nvergency)在大学生思考的问题和话题方面也有表现但差异(divergency)是根本的这种微观的文化差异实际上是意识形态(ideological divergency)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价值观的差异(v目uedivergenc y) 使然。与此同时,这些差异又导致了沟通理解上的障碍。
3.2 对教毅的珠谓 在中国,教师会感到倍受尊重。学生对老师都会尊称某某老师或某某教授,甚至会身体微微前倾以表敬意。但在美国,老师就别期待着会享受到这些礼遇了。美国学生通常对老师都是直呼其名,比如:Tom,John,Ben,等等。如果某位老师有幸在姓氏前被冠以Profesor,比如:Pn)fS而th,他/ 她会觉得受宠若惊。问题是大多数中国大学生对他们的英语老师既不敢直呼其名,也不称Profesor,而给老师一个既不中也不英的称呼:Teacher Wang。显然这是中文“王老师”的直译,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式英语。
3.3教嗦风俗(Teaching Styles) 以前,中国学生比较习惯“满堂灌”的授课形式,即老师在前面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狂记笔记。应当看到,这种情形目前已经大大改善。现在,学生们会更多地参与小组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要比以前活跃了很多。学生们真正渴望的是合作式的教学方式(co一。perative leamin目。在美国的课堂里,学生们早已习惯这种互动式的(interacti ve )沟通模式。哪位学生如果突然有了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进行提问。老师也丝毫不会有未受到尊重的感觉。即使有些问题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十分愚蠢,老师也会不厌其烦地予以解答。一位在美国读书的朋友曾看到一位美国同学问老师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这道题要印在这页上面而不是上一页?”那个美国老师扶了扶眼镜一本正经地说:“我想是因为在上一页印不下了,所以才会印到下一页。”美国老师会鼓励学生提问题,而中国老师则不太喜欢学生挑战他们(challengethem),因为中国有师道尊严的传统。美国老师上课时会手捧一杯咖啡坐在桌子上与学生们闲聊,有时会让人觉得他好像就是你隔壁的邻居一样亲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老师多半会一本正经,不苟言笑,令人望而生畏。
3. 4 哪外养段(0份ceHours) 当中国老师被问及中国大学有无“ofice Hours”时,他们的答案似乎只能是否定的。因为,中国大学真的没有严格意义上美国人头脑中和习惯上的“ofice Hours”。大学里的‘,o fice Hours”在汉语中没有现成的对应词,如果意译为“课下辅导”或“课外答疑”显然要比“办公时间”贴切许多。在美国大学里,独立授课的教师都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室,而只有一般的教务行政管理人员才很多人共用一个办公室。教授会向自己的学生公布自己的“课外答疑/ 辅导”时间,例如:某教授的‘,o fice Hours”是周三上午10:0一1:o 和周五下午2: 30一33 0。这意味着该教授只在这个时间段接见学生,如果某学生在四点钟到才到达该教授的办公室,而此时该教授还在办公室,他一般仍愿意接待该学生。但总体原则是,如果学生要在上述两个时间段以外会见该教授就必须打电话预约。中国大学独立授课的教师一般不情愿在平时上课以外“额外”拿出专门时间(extra hours)为学生辅导、答疑,但学生可以在课间和下课后的短时间内向老师提问。期末考试前的答疑一般安排在教室,老师在课上通知学生。美国教授的“ofice Hou。”既可针对本科生也针对研究生,地点和时间都相对固定。而中国研究生要见自己的导师只能电话预约,地点和时间都相对不固定。中国的本科生一般没有单独约见老师的机会。
3.5 检心环境 美国的大学校园多不设围墙,似乎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出。当然也不会有保安检查你的身份证或学生证,让人有一种置身其中非常自由的感觉。美国的开放式教育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几乎所有的中国大学校园都被围墙环绕着。虽然现在有些学府已经学着政府的样子“拆墙透绿”,但这只是用铁栅栏替代墙的功能而已。墙内围起的空间(enelo sur e) 与外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worlds a-Part)。同时,人们的思维似乎也被一堵看不见的围墙限制住了(c0涌ned),让人感到,开放围墙或许真的与开放的思想有因果关系呢。美国的大学校园中处处可见充满人性化的(humanist ic)设施。我们从一个例子就可以感受到这种人性化。美国大学,不管规模大小,都设有残疾人专用坡道及专用停车位,甚至还有供残疾人专用的进人建筑物的控制开关。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士只要按一下大楼外面的开关,门即会自动打开,让人轻松进人。中国的大学校园似乎还没有人性化到这个地步。恐怕这不仅仅应归因于经济发展水平。
3. 6 裸余打二 大多数美国学生在课余都有兼职工作〔Part一tilne jobs)。自食其力是他们所推崇的自立精神的最佳体现。作为美国立国精神的个人主义(indivi dualism) 在学生群体中表现尤为明显。美国的教师也要打工,而且干起脏活、累活与普通学生一样一丝不苟。而在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学生在心理上和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很强,总给人长不大的感觉。中国学生也打工,不过大多仅限于放寒暑假时。
3. 7 截目里的社合等吸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有趣现象是在美国大学年龄的界限并不明显。你可能会发现坐在你身边的同学年龄长你10 岁甚至20 岁,大家也不会对年长的同学另眼看待,这在美国是很普通的现象。而在中国,此种现象就会比较罕见。只是近两年,高考年龄解禁后的中国大学校园才零星看见年长学生的身影,人们对年长的同学也会报以异样的目光。上文提到的对教授直呼其名,以及教授课堂上平易近人,而且欢迎学生对其挑战的态度无不体现着美国所谓“人人生来平等(Eve汀one15bornequal)”的建国精神。
以上的比较不难看出,微观的文化差异折射出宏观的文化差异。中国微观的校园文化所体现的封闭、务虚、爱面子和社会等级思想等是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和不断传承儒家思想的必然结果。反之,美国微观的校园文化也自然是其宏观文化理念的必然反映。美国的文化遗产(AmericanHer-it age) 中找不到面子、等级、务虚之类的概念,而平等、平直、务实和标新立异却俯拾即是。民族文化没有先进与落后、优与劣之分,但我们必须承认“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只有浸润在不同文化之中,才有认真的比较和鉴别。从这个层面上讲,文化浸润的意义已经不仅仅限于学好一门外国语考好新托福听力考试了。
来源:先登托福代报 http://www.toefldb.com
相关推荐:托福听力所必需的应试技巧